11.按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信息经复述后进入长时记忆,并与原有知识建立各种联系,即所谓的编码,而其中使用组织编码的方法是指(B)
(A)在已有知识与刚学过的知识之间形成额外的联系
(B)理清各种信息之间的层次关系
(C)对新学习的知识进行组块加工
(D)对新学的知识作不断的重复复述
12.认知心理学家通常将元认知称之为对认知的认知,其当包括如下这一或这些成分(D)
(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调节(C)元认知体验(D)上述各项成分
1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指(B)
(A)一种知觉性的学习
(B)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结果而产生的一种学习
(C)一种直接的S-R式的学习
(D)一种认知观念转变的学习
1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说法最能体现(B)
(A)激进建构主义的观点(B)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C)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的观点(D)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的观点
15.“三人行必有我师”,这种说法最能体现(C)
(A)激进建构主义的观点(B)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C)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的观点(D)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的观点
16.“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最好的办法是亲口尝一尝”,这一论述最能体现(A)
(A)激进建构主义的观点(B)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C)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的观点(D)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的观点
17.在通过发现学习来获得概念时,教师往往要呈现概念的正反例,呈现正例的目的在于(C)
(A)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名称(B)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外延(C)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内涵(D)有利于掌握概念的无关特征
18.在通过发现学习来获得概念时,教师往往要呈现概念的变式,呈现变式的目的在于(B)
(A)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名称(B)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外延(C)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内涵(D)有利于掌握概念的无关特征
19.“先行组织者”这一概念是指(D)
(A)在学习新材料之前呈现的对上位概念的描述(B)在学习新材料之前揭示新旧观念之间的根本差异(C)或(A)或(B)(D)(A)(B)两种可能性当随学生的知识背景而定
20.从专家-新手的比较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造就专家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D)
(A)具有发散思维的能力(B)具有内敛性思维的能力(C)领悟的(D)有组织的知识、自动化基本技能以及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