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教育网

2018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网上辅导火爆热招中
报名、查分信息【免费】短信提醒服务
ACI注册国际营养师辅导热招
高清课件、手机移动课堂全新体验

2015年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归因

2015-07-02 16:50 【 】【我要纠错】  来源:职业培训教育网

2015年下半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为11月21日,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复习心理咨询师考试,职业培训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5年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祝各位考生取得好成绩。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一)内因与外因:

行为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行为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称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二)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内部原因,比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物征、能力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外部原因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而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

(三)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可控原因,表时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是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因为个体努力了,结果就会好,个体不努力,结果就不理想;如果行为原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表明个体通过努力了也有可能无能为力。

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

三、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听理论。

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的,称为外控者。

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而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是赌博式的碰运气。他们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显然这种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

四、归因原则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个体归因时多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一)不变性原则

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二)折扣原则

折扣原则是归因理论的另一个主要研究者凯利提出的。他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七、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三)协变原则

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郊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凯利指出,人们的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以及背景。凯利的归因理论也因此被称作三维理论,协变原则被他认为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

1、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作出反应。

2、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3、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作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我们就可能做出外部原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么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归因的。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的原因的看法会有差别。

2、自我价值保护: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

保护自我价值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

3、观察位置

4、时间因素

责任编辑:海

考试科目

强化精讲班

真题模考班

冲刺串讲班

全科套餐

全科套餐

精讲+真题+串讲
课时
价格
优惠套餐
12-15课时
8-10课时
精讲+真题+串讲

二级

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90
500元
800元

300元

150元

1000元

1000元 购买

操作技能

39

200元
论文指导
4
100元

三级

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90
500元
700元

200元

100元

800元

800元 购买

操作技能
39
200元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