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因素理论:将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看成是相互独立的,在探讨具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时,仍然倾向于想知道遗传因素的作用更重要,还是环境因素的作用更重要。 p10
2. 复演说 :儿童心理发展是对人类种族发展历史的重演 . p18-p19+p187
3. 比率智商:IQ=MA/CA*100. IQ是MA与CA之间的比率,所以叫比率智商。 p19
4. 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很多研究都将此书看成是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5.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自出生至生命结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亦称为毕生发展心理学。
简答、论述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P2-P4
答:在现代意义上,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结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心理发展是在生理成熟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 ,年龄或社会角色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参照系。
2. 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P9-P11 02年论述。
答:遗传与环境之争,或称自然与教养之争。关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的作用的争论。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P12两个观点说一下,P12-P13
答:对心理发展的时间模式的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是渐进式的、连续的过程,因此,从时间维度上看,心理发展曲线应该是一条平滑上升的曲线。
另一种观点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非连续的过程。有时候心理发展是平衡的,有时候又会发生质变,使得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从时间维度上看,心理发展曲线应该是一个阶梯状的非平滑折线。这种观点被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P15-P16
答:洛克提出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来自经验;通过联想法则,观念与观念之间可以发生联结,从而产生新的观念。他将儿童的心灵比喻为一块“白板”。
洛克看到了经验或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他思想中积极的成份。但他完全忽视了人的生物属性或先天禀赋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P16-P17
答:卢梭提出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理想的儿童教育应该是在自然状况下进行,尽是避免社会文化的影响,让儿童的美好天性自然展现出来,并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
卢梭看到了先天因素与儿童自身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他的思想中积极的成份。但卢梭忽视教育的作用,他对社会制度持批判态度,这导致他将人的理想发展与社会制度对立起来,这当然是过分简单化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