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有效备考2015年下半年全国心理咨询师考试,小编特编辑整理了2015年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您通过201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有所帮助!
11[不定项选择题] 本案例中在求助者沉默之前心理咨询师使用的咨询技术是( )
A.阐述B.引导C.教育D.解释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解释技术指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过程等进行解释。
12[不定项选择题] 心理咨询师引导求助者回忆塞翁失马典故的原因是( )
A.分散求助者的注意力
B.让求助者的心情变好一些
C.让求助者更直观地认知合理情绪疗法
D.丰富求助者的想象力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的实质是咨询师通过促成求助者的心理成长,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希望咨询师主动替自己解决问题。案例中,咨询师向求助者回忆塞翁失马的典故,其实就是让求助者更直观地认知合理情绪疗法。
13[不定项选择题] 本案例的咨询最可能发生在合理情绪疗法的( )
A.诊断阶段B.领悟阶段C.修通阶段D.巩固阶段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诊断阶段指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的阶段。领悟阶段是更加深人的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的阶段。修通阶段指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的阶段。因此,本案例最可能在诊断阶段。
14[不定项选择题] “心理咨询师:你现在面临的问题也许大家都有。夫妻吵吵闹闹,感情不好,这些都是夫妻间的小事,但大家并不会像你情绪那么低落,原因是什么呢?”这段话没有使用( )查看材料
A.具体技术B.面质技术C.内容反映D.内容表达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内容反映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
15[不定项选择题] 心理咨询师说完上题那段话以后,求助者说了很多话,该段话属于( )
A.宣泄型B.癔症型C.表白型D.外向型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宣泄型:这类求助者只是为了宣泄一时的剧烈情绪,他们急需一个宣泄的对象,在倾诉时往往犹如倾盆大雨、排山倒海,喜怒哀乐都会表现出来。表白型:此类求助者知道自己正面临某方面的问题,然而,面谈时,他们一味地谈论别人的不是。
16[不定项选择题] 求助者说话比较多说明该求助者( )
A.出现了悲愤B.出现了阻抗C.出现了情绪改变D.出现了顺应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阻抗是指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否定咨询师的分析,拖延、对抗咨询师的要求,从而影响咨询的进展,甚至使咨询难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现象。
17[不定项选择题] 对本案例中求助者的多话现象,咨询师应该( )
A.耐心倾听B.适时打断C.充分理解D.帮助分析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对于多话的求助者,应充分尊重他们的需要,耐心地倾听,给他们以安全感、理解和爱护,必要时给予指导。不可粗暴地打断,显得不耐烦或不屑一顾。还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善于运用他们的话、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其之矛攻其之盾,摆事实讲道理,多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引导。
18[不定项选择题] 本案例的最后几句话中,心理咨询师主要在帮求助者( )
A.改变不合理看法B.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C.寻找不合理信念D.适应低落的情绪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案例最后几句话中心理咨询师主要运用了人际交往“黄金法则”,一旦求助者接受了黄金规则,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对别人或环境的绝对化要求是不合理的。
19[不定项选择题] 本案例的最后几句话中,心理咨询师主要运用( )
A.苏格拉底辩论技术
B.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C.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D.人际交往“黄金规则”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所谓“黄金规则”,是指“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这是一种理性观念,可以理解为:你希望别人对你好,你就对别人好;你希望你有困难时别人帮助你,在别人有困难时你去帮助别人。某些求助者常常错误地运用这一定律,他们的观念是一些不合理的、绝对化的要求,如“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或“别人必须喜欢我,接受我”等,而他们自己却做不到“必须喜欢别人”。
20[不定项选择题] 本案例的咨询结束后给求助者布置的RSA分析报告包括( )
A.理解B.结果C.信念D.辩论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RsA即合理自我分析报告,其包括事件、信念、结果、辩论、新信念。
21[多选题] MMPI因子分析只能判别受测者人格异常的大致范围,应与( )相互印证。
A.两点编码法B.关键项目分析C.结构效度分析图D.图形的整体模式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MMPl中因子分析只能判别被试人格异常的大致范围,其结果应与两点编码法、图形的整体模式相互印证,尤其是要重视对关键项目的分析。有时,被试者的网子分析结果、两点编码及图形的整体模式可能提示某种疾病诊断,但没有相应的关键项目得分,同样不具临床诊断价值。
22[单选题] 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 )的预测。
A.准确B.变化C.稳定D.系统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所谓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的分类有内因和外因、稳定归因和易变性归因以及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性归因,如果个体对可控性因素进行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相反,如果个体对不可控性因素进行归因,人们更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
23[多选题] 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可包括( )。
A.一般心理问题B.精神分裂症康复期C.严重心理问题D.部分神经症性问题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理论上,心理不健康状态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部分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24[多选题] 态度的成分包括( )。
A.行为B.情感C.认知D.行为倾向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态度的ABC模型: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个成分。它们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
25[多选题] 嫉妒情绪的特点包括( )。
A.针对性B.持续性C.对抗性D.集中性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情绪的特点有:①具有针对性,嫉妒总是针对具体的个体或群体;②具有持续性,嫉妒情绪一旦产生,就不容易摆脱,能持续影响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③具有对抗性,嫉妒者心胸狭隘,希望别人朝坏的方向发展。如果别人成功,他们就会不满和愤恨,并可能用极端的手段来破坏或伤害他人;④具有普遍性,嫉妒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人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会体验这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