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艾里克森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成年后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其中,婴儿前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故选A.
12系列位置效应的一般表现是( )的材料记得好。
A.开头B.中间C.后边D.两头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产生的影响。实验证明,系列两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好。系列开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称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系列末尾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称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故选D.
13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
A.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B.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
C.获得了守恒概念
D.思维具有可逆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处于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故选A.
14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 )。
A.幼儿期B.青春期C.青年期D.更年期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我意识的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出现在婴儿期;第二次飞跃出现在青春期。故选B.
15.B=f(P,E)中的B代表( )。
A.社会行为B.个体特点C.个体所处情境D.行为倾向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社会行为的公式。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公式中,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环境,f指函数关系。该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故选A.
16梦游属于( )。
A.分离性障碍B.转换性障碍C.睡眠障碍D.运动障碍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梦游又称睡行症,属于睡眠障碍。故选C.
17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是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 )。
A.社会性原则B.心理学原则C.人类学原则D.统计学原则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另两个原则是: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②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即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故选B.
18关于“超价观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
B.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
C.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D.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患者的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只是由于患者的这种观念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而患者才坚持这种观念不能自拔,并且明显地影响患者的行为。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A项是强迫性想法。故选A.
19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 )。
A.斯金纳B.班杜拉C.皮亚杰D.乔姆斯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言语发展的理论。言语发展理论是解释年幼儿童如何在短短几年内就掌握了非常复杂的语法规则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后天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是斯金纳、班杜拉和布鲁纳;二是先天成熟理论,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是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三是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这是认知学派的言语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是皮亚杰。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