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1 儿童的心理障碍以( )为主。
A.感知障碍B.思维障碍C.行为障碍D.情感障碍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儿童的心理障碍更多以行为障碍为主,如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或退缩行为等。故选C。
12处于( )中的人,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与背叛,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
A.激情爱B.伙伴爱C.游戏爱D.友谊爱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爱情的三角形理论。斯坦伯格(R.Sternberg)提出了爱情的三角形理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以及承诺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由此得出爱情的四种类型:浪漫爱(亲密+激情)、伙伴爱(亲密+承诺)、愚蠢爱(激情+承诺)和完美爱(亲密+激情+承诺)。题中所描述的正是激情爱。故选A。
13 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 )的预测。
A.准确B.变化C.稳定D.系统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归因。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能力的过程。对于行为原因有以下几种:内因与外因、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以及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其中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预测。而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故选B。
多选题
1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因包括( )。
A.迁移作用B.原型启发作用C.定势作用D.动机作用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问题解决影响因素,它包括:一是迁移的作用;二是原型启发的作用;三是定势的作用。故选ABC。
15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 )。
A.寻求行为参照B.群体凝聚力C.遗传素质D.对偏离的恐惧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从众的原因。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故选ABD。
16郭念峰认为,心理学确定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原则包括( )。
A.主观和客观统一性B.心理活动灵活性C.人格的相对稳定性D.心理活动平衡性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郭念峰提出了心理学区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三原则,分别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和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故选AC。
17 抑郁发作的特点是( )。
A.情绪低落B.思维混乱C.动作减少D.感觉过敏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抑郁发作的特点主要是: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故选AC。
18 心理测验命题的一般原则可以从( )方面来考虑。
A.内容B.文字C.理解D.社会敏感性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在内容方面要求题目的内容符合测验目的,避免贪多而乱出问题;内容要具有代表性;内容题目之间相互独立,互不牵连,切忌一个题目的答案影响对另一个题目的回答。在文字方面,语句要使用准确的当代语言,避免使用生僻的字句或词汇;简明扼要,最好是一句话说明一个概念,不要使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概念;尽量少使用双重否定句。在理解方面,题目应有确切的答案;题目的内容不要超过受测团体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题目的格式不要让人误解。在社会敏感性方面,尽量避免社会敏感性问题。故选ABCD。
19 效标效度的主要评估方法有( )。
A.相关法B.区分法C.失误法D.命中率法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效标效度的评估方法包括相关法、区分法,以及命中率法,并没有失误法。
相关法:是评估效标效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求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间的相关,这一相关系数称为效度系数。
区分法:是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区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
命中率法:是当测验用来作为取舍的依据时,用其正确决定的比例作为效度指标的一种方法。因此选择ABD。
20神经衰弱的症状包括( )。
A.易烦恼,易激惹B.注意力过于集中C.多梦易醒D.入睡困难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神经衰弱临床表现:精神疲乏、注意力难集中、效率低等衰弱症状;回忆及联想增多且难以控制;对声、先、噪声敏感,易烦恼、易激惹;紧张性疼痛;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故选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