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教育网

2018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网上辅导火爆热招中
报名、查分信息【免费】短信提醒服务
ACI注册国际营养师辅导热招
高清课件、手机移动课堂全新体验
您的位置:职业培训教育网  > 心理咨询师 > 热点关注 正文

2015心理咨询师辅导:儿童偷窃背后的心理

2015-10-10 13:52 【 】【我要纠错】  来源:职业培训教育整理

今天,一位来自永嘉的家长,带着他10岁的儿子,在温州电视台《闲事婆》栏目组记者的培同下,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家长哭腔地告诉我说:“医生,我儿子在去年一年里,共从家中偷走一万元左右的钱,去买东西吃,有时买玩具玩。开始我不知道,我问他钱是从哪里来,他总说是学校奖励的。后来我知道了,打了他好几次,他总是口头认错,向我保证不再偷,可又控制不住。我们家长真的是无计可施了,通过温州电视台才找到你,你一定要帮助我们的孩子。”

我心中一惊,又是一个偷钱的孩子。因为在心理咨询中,我总是能碰见这样的孩子:他们不是偷窃家中的钱,就是偷拿同学的东西,可又不是家里人没给钱。在原因的分析中,总是会找到其中的心理社会原因。

我问这位同学“你为什么要偷钱?我是医生,不会批评你,只是想了解情况后,想帮助你改变这种不好的习惯。”这位学生对我说:“医生,我也不想偷,就是不能控制。”我问:“为什么呢?”他说:“因为偷了东西,就可以买东西,同学就会看得起我,我在家长面前也有自豪感。”

这学生说的是真话,许多偷窃行为的学生,偷钱买东西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在某一方面也是好的。心理学上,有“马太效应”之说,就是说一个学生,在学习方面不如人的时候,他在其他方面就想证明自己有高人之处,所以他们可能会染发、穿怪服、恶作剧等,表明自己的“优点”。这位学生也有这方面的心理需求。

我问家长:“他成绩怎样?平时你们表扬他多吗?”家长说:“他成绩一直不好,他有一姐姐,成绩很好,常拿奖品,我们总是表扬姐姐,希望他向姐姐一样有出息。他不但没出息,还做出这样的事,真让我们难过。”

这就是这位学生偷窃的心理因素。他平时得不到表扬,为了证明自己也能拿奖品,就偷钱买东西,使自己能在家中有地位,在同学心目中有威望。如果家长平时能够发现他的另外一些优点,比较全面公正地看待他,这种现象就可能消除。如果只用打、批评等方式,他还会继续出问题。

于是我问这位学生:“你需要家长做什么,你就不再偷呢?”他说:“我只想多听到父母说些好听的话,不要只批评我,骂我没有用。”

家长听了,后悔不已,认为自己只看孩子的成绩,而没有公开看待孩子的其他方面,他儿子体育成绩就不错,可他总认为这些没有用。

任何一个行为的背后,可能就有一个心理社会的原因,孩子偷窃也是如此。

责任编辑:海

考试科目

强化精讲班

真题模考班

冲刺串讲班

全科套餐

全科套餐

精讲+真题+串讲
课时
价格
优惠套餐
12-15课时
8-10课时
精讲+真题+串讲

二级

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90
500元
800元

300元

150元

1000元

1000元 购买

操作技能

39

200元
论文指导
4
100元

三级

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90
500元
700元

200元

100元

800元

800元 购买

操作技能
39
200元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