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
1. 确立今日心理健康基础的是美国耶鲁大学的_________。(毕尔士)
2. 1931年,我国的________教授在中央大学心理系开设心理卫生选修课程。(吴南轩)
3. 现代社会大众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初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4. 心理健康的理论观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心理动力论、社会学习论、人本论、认知论)
5. 人类行为的整个适应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的动机与需求、遭遇阻碍与冲突、形成挫折情境、产生行为适应)
1. 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中,被称为压力中心的是________。(大脑的下视丘)
2. 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关系、低个人完成)
3.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客观焦虑/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道德焦虑)
4. DSM-Ⅲ将常见的心理失常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恐惧症、抑郁症、适应障碍、反社会人格、精神分裂)
5. 心理失常的理论模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疗模式、行为模式、心理动力模式、人本主义模式、认知模式、社会文化发展模式、社区心理健康模式、一般系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