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解释
1、社会化: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会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3、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4、首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
5、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6、人际关系: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
7、利他: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8、侵犯:侵犯行为的简称。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9、从众: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 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
10、家庭生命周期:这一概念反映了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的过程。
填空
1、社会心理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启蒙期 、 形成期 、 确定期
2、态度由以下三个成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3、社会知觉包括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他人表情的知觉、对他人人格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对行为原因的知觉
4、社会影响通过六种手段发生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强制、奖赏、威望、法权、参照、信息
5、人际沟通有以下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