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和改变的三阶段是( )。
A.服从、认同、外化
B.服从、内化、外化
C.服从、认同、内化
D.认同、内化、外化
【答案】C
12.拉皮尔认为态度与行为间存在着很大的:( A )
A.不一致性
B.一致性
C.排斥性
D.重叠性
34.费希伯恩和阿泽恩就态度与行为关系,提出了:( C )
A.“行动意图模式”
B.“态度意图模式”
C.“态度行为模式”
D.“主观期待模式”
13.( )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A.归因
B.态度
C.动机
D.情绪
【答案】B
14.海德提出了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称为( )。
A.认知失调理论
B.三阶段论
C.社会交换论
D.平衡理论
【答案】D
15.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的关系是( )。
A.线性
B.函数
C.倒U型曲线
D.随机
【答案】C
16.“某个人工作能力低,但他经常抱怨同事和领导,他的这种负性态度实际上是在掩盖真正的原因”,这种现象体现出的是态度的( )功能。
A.效用
B.认知
C.自我防御
D.价值表达
【答案】C
17.“要求被试对一些模棱两可或模糊不清、结构不明确的刺激作出描述或反应,通过对这些描述和反应的分析来推断被试的内在心理特点”的方法是( )。
A.行为反应测量
B.态度的生理反应测量
C.投射测验
D.梯形量尺
【答案】C
18.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把自己不受社会赞许的欲望反映到他人身上的倾向,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这种心理现象称为( )
A.补偿
B.投射
C.反向
D.否认
【答案】B
19.根据费自欧(R.G.Fazio)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态度强度的研究,“能从记忆中自发地、快速地获取、再现、再认态度”属于态度强度的哪种特性( )
A.重要性
B.可及性
C.确定性
D.确信性
【答案】B
20.态度的功能主要包括( )几个方面。
A.工具性功能
B.自我防御功能
C.价值表现功能
D.认知功能
【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