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为月22日。为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复习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职业培训教育网特整理了2014下半年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真题精选,希望大家能取得好成绩。
31、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有()
A.最初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
B.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对不同学科内容产生不同的兴趣
C.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D.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加强
正确答案B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童年期学习兴趣的发展。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以下特点:一是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二是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故选BC。
32、做测验时,属于常见的反应定势有( )。
A.求“快”与求“精确”
B.喜好正面叙述
C.喜好较长选项
D.喜好特殊位置、猜测
正确答案ABCD
反应定势又称反应风格,指的是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而使能力相同的被试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比如个人偏好或某种态度等心理原因,包括:求“快”与求“精确”的反应定势、喜好正面叙述的反应定势、喜好特殊位置的反应定势、喜好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和猜测的反应定势。故选ABCD。
33、沙赫特认为与情绪产生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包括( )。
A.机体生理变化
B.活动过程
C.外界环境刺激
D.认识过程
正确答案ACD
此题考查的是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沙赫特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故选ACD。
34、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 )。
A.能够进行自我校正
B.属于感知综合障碍
C.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D.属于思维形式障碍
正确答案BC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偶有错觉发生,但经现实验证后,可加以纠正。精神疾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错觉常带有恐怖性质。故选BC。
35、幼儿友谊多半建立在( )的基础上。
A.地理位置接近
B.喜爱共同的活动
C.拥有有趣的玩具
D.志向相似
正确答案AB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喜爱共同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很容易建立,也很容易破裂。故选ABC。
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
B.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
C.无脊椎动物已经出现知觉
D.只有人类才有逻辑思维
正确答案AB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非常简单,只具有某种感觉器官,只有感觉的心理现象,而没有知觉;而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有了意识;人的心理即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故选ABD。
37、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 )。
A.内省日趋明显
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
C.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
D.为人处世目趋圆通
正确答案A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年期人格的变化。中年人的人格特质相对保持稳定。但由于生理机能的变化和人生阅历的增加,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一是内省日趋明显;二是性别角色日趋整合,即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三是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更多地采用幽默、升华、利他主义等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而很少地采取否认、歪曲、退缩等消极防御机制;四是为人处世日趋圆通。故选AD。
38、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 )。
A.寻求行为参照
B.群体凝聚力
C.遗传素质
D.对偏离的恐惧
正确答案ABD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故选ABD。
39、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
A.上下原则
B.头尾原则
C.近远原则
D.大小原则
正确答案BCD
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着普遍的原则和顺序,有从上到下发展的头尾原则,有内向外发展的近远原则,从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的大小原则。故选BCD。
40、重性精神病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为了避免误诊,心理咨询师应该( )。
A.全面综合分析各项资料
B.适时地请求会诊或转诊
C.征得求助者家属的配合
D.尽量委婉地拒绝求助者
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