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为月22日。为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复习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职业培训教育网特整理了2014下半年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真题精选,希望大家能取得好成绩。
二、多项选择题
1、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括( )。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光环效应
正确答案B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印象形成的效应。印象形成的效应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和刻板印象。首因效应是指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光环效应是指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也称晕轮效应;而刻板印象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可见,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即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故选BC。
2、亲合的作用包括( )。
A.获得信息
B.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C.避免窘境
D.使行为获得明确定向
正确答案AB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亲合的作用。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关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合的作用主要有: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以及避免窘境。故选ABC。
3、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 )。
A.经历一个质变过程
B.没有发生质变
C.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D.逻辑思维可以摆脱形象
正确答案AC
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思维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9~10岁,及小学中年级阶段)。故选AC。
4、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 )。
A.系统脱敏法
B.自我管理技术
C.厌恶疗法
D.认识一领悟疗法
正确答案ABC
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模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厌恶疗法、强化法、认知一行为疗法等。故选ABC。
5、心境的特点包括( )。
A.持久
B.微弱
C.弥漫
D.沉重
正确答案ABC
此题考查的是心境的知识点。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久而又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也叫做心情。故选ABC。
6、评估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包括( )。
A.心理活动的强度
B.心理冲突的类型
C.环境适应的能力
D.心理自控的能力
正确答案ACD
郭念锋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①心理活动强度;②心理活动的耐受力;③周期节律性;④意识水平;⑤暗示性;⑥康复能力;⑦心理自控力;⑧自信心;⑨社会交往;⑩环境适应能力。故选ACD。
7、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免于恐惧的需要属于( )。
A.生理需要
B.生长性需要
C.安全需要
D.缺失性需要
正确答案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两种需要是缺失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而后三者是生长需要,它们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题中所提的免于恐惧的需要是安全需要,也是缺失性需要,故选CD。
8、幼儿记忆的特点包括( )。
A.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B.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C.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
D.语词记忆占主导地位
正确答案AB
幼儿记忆的特点主要包括: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较迅速;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故选AB。
9、记忆是( )。
A.改变信息和知识经验的存储方式的过程
B.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C.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D.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正确答案BC
此题考查的是记忆的定义。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是思维。故选BC。
10、幼儿友谊多半建立在( )的基础上。
A.地理位置接近
B.喜爱共同的活动
C.拥有有趣的玩具
D.志向相似
正确答案AB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喜爱共同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很容易建立,也很容易破裂。故选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