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考生更好地学习201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职业培训教育网特收集整理“2015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祝大家学习愉快。
11 4个月以后的婴儿对熟悉的人比对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
A.条件反射性的笑
B.自发性微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在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阶段,婴儿能够区分熟悉人和陌生人的声音和面孔。开始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微笑反应,对熟悉者报以更多的微笑,因此称为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12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
A.0~2岁B.2~7岁C.6~12岁D.12岁以后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以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13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它在个体中持久存在不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自身形式
B.它是个别临床表现的原因或与表现有联系
C.该因素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D.该因素对临床诊断技能的训练至关重要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临床实证的研究表明,在智商正常的范围内,智商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相关,也即智商高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智商低也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
14非专业人士对求助者行为的看法和评价,对求助者有较大的( )。
A.迷惑作用B.打击作用C.激励作用D.暗示作用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在诊断的过程中,可以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一般说来,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常常表现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部分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和儿童神经症患者可能没有主动求医行为,但是在家属的要求下,会表现得十分顺从与合作),而患有“重性精神病”的求助者很少主动求医,大多由家属强行陪同而来。
15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或者人群称为( )。
A.抽象化他人B.重要他人C.概括化他人D.一般他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这里的起关键作用的人或人群称为重要他人。
16按照EPQ中国常模标准,属于典型神经质的N量表划界分的范围为T分( )。
A.>61.5B.56.7~61.5C.38.5~43.3 D.≤38.5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EPQ各量表的T分在43.3~56.7分之间为中间型,各量表的T分在38.5~33.3分或56.7~61.5分之间为倾向型,而T分在38.5分以下或61.5分以上为典型型。N量表T分在61.5分以上是典型神经质。
17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叫做( )。
A.团体B.常模团体C.样本D.受测人群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常模团体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它用一个标准的、规范的分数表述出来,以提供比较的基础。
18“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一种社会( )现象。
A.助长B.逍遥C.强化D.抑制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结伴效应,即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观众效应,即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
19有效实施会谈法的关键是心理咨询师能否( )。
A.以心理测验为依据评判临床观察结果
B.以临床观察结果为依据收集相关数据
C.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D.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心理治疗理论的要点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会谈法的有效实施,其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地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20阳性强化法属于( )。
A.精神分析疗法B.现实疗法C.完形疗法D.行为疗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及动物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进行阳性刺激,即奖励。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改变。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者淡化异常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