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般来说,( )频率的信息重复,能取得较好的说服效果。
A.高B.中等C.低D.偏高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频率的重复,说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效果均不理想。故选B.
12、 心境的特点包括( )。
A.持久B.微弱C.弥漫D.沉重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心境的知识点。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久而又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也叫做心情。故选ABC.
13、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包括( )。
A.家庭B.大众传媒C.学校D.交通工具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体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栽体为: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参照群体。故选ABC.
14、 测验指导语一般由( )等内容组成。
A.如何选择反应形式
B.如何记录这些反应
C.时间限制
D.给例题,有时告知被试者测验目的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测验指导语一般由以下内容组成:如何选择反应形式;如何记录这些反应;时间限制;如果不能确定正确反应时该如何操作;给例题,有时告知被试者测验目的。因此,选ABCD.
15、 关于自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B.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
C.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D.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我。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故选ABCD.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
B.选择相似的人进行社会比较,有利于增强自尊
C.自尊是一种缺失性需要
D.成功的行为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个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故选ABD.
17、 ( )属于人格的倾向性。
A.需要B.气质C.动机D.性格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格的内涵和外延。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它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含有各种成分。主要的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故选AC.
18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 )。
A.寻求行为参照B.群体凝聚力C.遗传素质D.对偏离的恐惧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从众的原因。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故选ABD.
19、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标准化区分原则包括( )。
A.内省经验标准B.社会适应标准C.人格的稳定性D.主客观相统一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李心天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如下四类判别标准:①医学标准;②统计学标准;③内省经验标准,包括病人和观察者的内省经验;④社会适应标准。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为:①客观相统一;②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③人格的稳定性。
20、 不健康心理活动是( )。
A.静态失衡的心理过程
B.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
C.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
D.偏离健康常模的心理活动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对千变万化的内、外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两个标准差)的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不健康心理活动涵盖一切偏离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界定“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临床上常用的工具和量表有:SC1-90,SAS,SDS,MMPI等。故选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