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13、 破坏性压力可以造成( )。
A.灾难综合征B.兴奋行为C.破坏行为D.创伤后应激障碍
参考答案:A,D
参考解析: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和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如5.12大地震中,这种强大的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于PTSD.这类情况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
(1)惊吓期。这一阶段,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处于“失魂落魄”的状态,事情过后,往往对事件不能回忆。
(2)恢复期。在恢复期中,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这与通常所说的“后怕”相仿。在此期间,受害者常常逢人便诉说自己的遭遇,像电影“祝福,,中祥林嫂的表现。
(3)康复。在康复之后,心理重新达到平衡。故选AD.
14、 测量的主要元素包括( )。
A.事物B.数字C.法则D.描述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测量主要包括三个主要元素:事物、数字以及法则,因此选ABC.
15、 对超价观念正确的描述是( )。
A.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B.它的发生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C.通常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D.多见于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超价观念是由于患者通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患者多坚持这种观念不能自拔,并明显影响患者的行为。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故选ABD.
16、 幼儿友谊多半建立在( )的基础上。
A.地理位置接近B.喜爱共同的活动C.拥有有趣的玩具D.志向相似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喜爱共同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很容易建立,也很容易破裂。故选ABC.
17、 关于梦,正确的说法包括( )。
A.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B.多出现在快速眼动期C.做梦会影响人休息D.梦境总是连续的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关于梦的心理学知识。睡眠中人人都做梦,且多出现在快速眼动期;梦有许多特点,如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而且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做梦不会妨碍人的休息。故选AB.
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需要具有对象性B.人的需要是发展的C.社会需要是人特有的D.人和动物的自然需要没有区别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需要的定义及种类。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都有对象。人除了生理的需要之外,还有社会性需要,而且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所以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此外,虽然动物和人都有自然需要,但无论是满足需要的对象还是满足需要的方式,人和动物都是有本质区别的。故选ABC.
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
B.选择相似的人进行社会比较,有利于增强自尊
C.自尊是一种缺失性需要
D.成功的行为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故选ABD.
20、 痴呆是一种( )。
A.智能障碍B.后天获得的损害C.意识障碍D.先天获得的损害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痴呆是一种综合征,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故选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