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在斯腾博格的三元智力理论中,成分亚理论为其核心成分,它包括(D)
(A)控制信息加工的元成分(B)执行元成分所构建的计划的操作成分
(C)使个体获取新信息的知识获得成分(D)上述ABC各项
2.从当今的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所谓创造力是(B)
(A)一种人格的技能
(B)一种解决具有创新意义、超乎寻常的问题解决能力
(C)一种有利于个体的创造力产生与发挥的内部动机在起作用
(D)智商越高越具创造力
3.按柯克的标准,智商在(C)之间的学生,经训练后能胜任自理、保护自己免遭危害,适应社区生活,在他人监护下从事有一定经济收入的工作。
(A)90-70(B)55-70(C)25-55(D)25以下
4.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学生,其主要特征表现在(C)
(A)认知与攻击性行为(B)学习困难与社会交往障碍(C)认知与社会交往障碍(D)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
5.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记忆方面最大的障碍(B)
(A)记忆监控方面(B)工作记忆方面(C)瞬时记忆方面(D)长时记忆方面
6.具有听觉障碍的儿童,其困难一般表现在(D)
(A)语言方面(B)认知方面(C)个性方面(D)上述各方面
7.与正常儿童相比,具有视觉障碍的儿童(A)
(A)在触觉能力、听力和记忆力方面要比一般儿童强
(B)其智力有缺陷
(C)他们可通过听的途径来学习
(D)具有上述各项特征
8.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可解释(D)
(A)人的情感的学习(B)人的常识性知识的学习(C)人的信号学习(D)上述各项学习
9.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操作条件作用可解释(D)
(A)人的态度的学习(B)人的行为习惯的学习(C)人的道德品质的学习(D)上述各项学习
10.负强化是(B)
(A)在某一行为产生后,通过呈现一令人满意的刺激使行为得以增强
(B)在某一行为产生后,通过移去一令人厌恶的刺激使行为得以增强
(C)在某一行为产生后,通过呈现一令人满意的刺激使行为得以减弱
(D)在某一行为产生后,通过移去一令人厌恶的刺激使行为得以减弱







